原標題:為何被緊緊擁抱?省委書記講了近15分鍾
3月7日上午,青海省代表團在人民大會堂青海廳舉行全體會議,代表審議憲法修正案草案並回答媒體提問。
全國人大代表、青海省委書記王國生用了近15分鍾時間回答“如何帶領群眾聽黨話跟黨走,以及前不久調研時被群眾主動擁抱”的問題。
他表示,中國共產黨的領導,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,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最大優勢。
“剛才這位記者朋友說的這件事,我至今記憶猶新,在春節以前,我到尖紮縣昂拉鄉河東村去調研扶貧工作,當時最後跟鄉親們告別的時候,有一位藏族的鄉親就把我緊緊地摟在一起。當時,我非常感動,這件事也會使我終身難忘。我們平時下鄉和老百姓見麵的機會不少,和他們麵對麵的時候不少,但是這一次我感覺到心貼心,感覺不一樣。”
王國生說,他後來在回去的路上想,他為什麽這樣做。他認為,這個擁抱是給黨的,給習近平總書記的,這說明了黨在人民群眾中根紮得越來越深,也說明黨心民心相互交融。
王國生說,我們過去幾年見證了黨群關係變化的過程,看到了這些年黨群關係的深刻變化,作為一個地方的黨組織的負責人,我感到內心非常充實,也感到十分欣慰,這是我當時的一點感受。
“在青海,這樣的民族地區,有55個民族,少數民族人口超47%,在這樣一個地區工作,最大的政治就是帶領全省各族人民堅定聽黨話跟黨走。”
如何履行好這一政治責任?王國生說,就像十九大報告中所說,要增強各級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、思想引領力、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。
同時,他列出了3條在工作實踐中的體會:
第一,首先要暢通跟群眾的聯係渠道。有沒有和群眾聯係的渠道,有沒有和群眾聯係的通行證,這個非常重要。這就要求,我們黨組織各級幹部就要麵向基層,經常沉到基層去,不要飄在上麵,和老百姓要多接觸,要搞清楚老百姓心裏想什麽、盼什麽。
青海在宣傳十九大精神的過程中,圍繞綠色發展、生態保護、民生改善和社會治理等,開展了大調研,這次下去的幹部之多,調查研究之深,是此前所沒有過的。通過調研聽取了很多群眾的意見,也回應了群眾的期盼,之後很多也進入到了我們現在的決策當中,這樣使得各族群眾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,也對黨和國家的發展充滿了信心。
第二,要為老百姓辦實事,光說空話不行。要把“為人民服務”這個牌子擦亮,過去,大家都知道,我們把“為人民服務”戴在身上,就像現在身上戴的黨徽一樣,那幾個字閃閃發光,記在心裏,激勵我們為老百姓服好務,要把為人民服務變成行動。這些年,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,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,青海下大力氣解決了民生方麵的很多問題。
現在雖然我們財政是個“小財政”,但財政的百分之70%(互動後,省長王建軍補充75%以上)都投入到民生方麵。所以,群眾的生活一天一天得到了改善,獲得感也一天一天得到了增強。
有的老百姓和代表說,群眾獲得感最強的有兩個時候,一個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,那時調整了生產關係,施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,促進了生產力極大發展,老百姓得到的實惠很多;還有一個就是十八大以來,老百姓對村裏的道路、住房、村貌、上學和看病等變化如數家珍,我下去的時候經常能聽到老百姓說,這些年是老百姓獲得感最強的一個時期。
青海五年累計減少貧困人口100萬,這在青海是一個大工程,譬如我們建了14萬個生態管護崗位,這實際上就是提供了就業崗位,不僅保護了生態,百姓也從其中有了收入上的提高。青海城鄉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,改善了住房條件,這些都是過去想都不敢想,所以,老百姓打心眼裏都覺得這是黨領導的好,也打心眼裏相信,隻有聽黨的話跟黨走,就會過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。
第三,教育引導群眾,把群眾對黨的感情激發出來,過去毛主席說過教育群眾是中心任務,所以,我們結合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,對各族群眾進行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國家熱愛家鄉的教育,譬如在異地搬遷過程中,我們首先把領袖像掛在了群眾的新房裏,使群眾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時,又能感受到黨的溫暖,群眾的感恩之心就會倍增。在牧區的老百姓說,習總書記才是活菩薩,這個話說得很生動。
我們在廣大群眾中,大力倡導熱愛青海、建設青海和奉獻青海的價值理念,這是愛國的一部分,愛國首先要愛家、愛青海,這樣就凝聚起了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強大力量。
“這就是我想跟記者朋友交流的,怎麽樣跟黨走跟著習總書記走的三個體會”,王國生說。
最後王國生指著青海廳牆上的巨幅青海湖畫說,這是青海湖,非常漂亮,在這裏看到感覺非常驕傲,心理非常舒服,那樣的天那樣的水,在別的地方看不到,這是大美青海的一個縮影。大美青海是一個後發優勢,這種後發優勢逐漸顯現。
點擊進入專題
責任編輯:張玉
"